首页 >> 唐扇

江南第一茶市峨桥镇烟雨江南古茶香砂生槐

时间:2022/06/28 11:52:46 编辑:

“江南第一茶市”峨桥镇烟雨江南古茶香

清明时节,正值油菜花开。来自北京的李先生趁着春暖花开赴皖南旅游,一家三口自驾小车,沿沪渝高速行至芜湖市三山区境内的峨桥镇。下车歇脚时,他们被这儿不息的客流和万亩油菜花所吸引,原来,此地正是久负盛名的峨桥镇响水涧。目力所及处,金色花海漫山遍野,山下河网密布、沟壑纵横,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镶嵌其中,如梦似幻般的江南古镇映入眼帘。

千年古刹证芳华

峨桥镇地处芜湖市西南,位于长江南岸峨溪河与漳河的交汇处,水网密布,南依九华山、黄山,水陆交通便捷,沪铜铁路、宁安城际、沿江高速与淮九公路穿境而过,境内繁新、中峨、三峨公路纵横交错,沿漳河而下可直达长江。

峨桥历史悠久、人杰地灵,据相关史料记载,三国时东吴水军都督周瑜为抵御水患在此筑圈成圩,建有堤堰,因峨溪河与漳河在这里交汇,原峨山发脉处于此,相传有金鹅在岸堤落脚,故而得名“峨桥”,从此便成为山水名镇,南宋时期已具规模,明清以来日益繁荣,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。作为漳河上的古老商埠,峨桥有着长长的古街,木铺板的店铺,鱼鳞瓦密密地覆盖着的老房子,虽阴暗潮湿却古朴幽静;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古老传说,李白、王维、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。杨万里在《宿峨桥化城寺》中写道:“一溪秋水一横桥,近路人家却作遥。柳绕溪桥荷绕屋,何须更着酒旗招。 ”这说明在宋代,峨桥已经有秋水横桥、柳溪荷屋的美景。据此,后人又总结出浮丘丹井、峨溪匹练等风景名胜。

峨桥石谷村西约3里处,有一座巍峨秀丽的山峰,因矿藏多含铜而被称为“铜山”。身临其中,可见树密林深,绿霭葱茏;可闻松涛澎湃,泉水叮咚;可嗅花香阵阵,泥土芬芳。漳河、峨溪两条水系相连绕于铜山东北,沿江高速跨越山峦之上,宛如一条玉带飘然而过,逶迤的山脉与水光交映成辉,构成一幅美妙的立体画卷。前人曾在这里留下“浮邱西列,锦帷翠帐重重;铜阙东开,胜景迭迭”的美誉。

名山之中,必有宝刹。位于铜山脚下的铜山寺建于唐朝初年,为当时石谷村张氏之家庙,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。据相关史料记载,唐天宝年间,诗仙李白遍游江南名山大川,来到铜山寺后,颇为感慨,乘兴挥毫,题下“我爱铜官乐,千年未拟还”的千古绝句。解放前,铜山寺历经沧桑,寺中古文物几经毁坏,四周一度寸草不生,附近村民十分揪心。新中国成立后,这里成为石谷林场,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垦荒造林、栽茶种竹,将铜山建设得花团锦簇。改革开放后,古刹修复被提上议事日程。 1993年,经繁昌县佛教协会批准,在当地僧人的主持和村民们的资助下,庙宇被重新修建,不过一年功夫,重修完工。如今,这座千年古刹依旧巍峨,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芳华,以崭新姿态迎接着四方来客。

非为茶乡茶飘香

峨桥镇入口处有一牌楼,名为“江南第一茶市”,然而,其实当地并不产茶,这个名号却是从何而来的呢?

据《繁昌县志》记载:“浮山……环匝四十余里,山产茶最佳,岁可数千钟,士民烘焙得法,谓之炒青,品味清美,不在松萝、龙井之下;但其利尽饰于四方,每谷雨时,四方人提筐携篓,鳞集市场,笼之以去……”原来,峨桥靠近浮山,明清时,因浮山产茶,当地农村一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,就肩挑茶叶走四方,赚钱养家糊口。这些人中,以钟、唐、崔、伍四姓村落农民最多。民国前,这里曾有座岳山庙,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:“岳山敲钟擂鼓,发迹钟唐崔伍”,当时茶叶经营盛况可见一斑。民国初年,钟、唐、崔、伍四村农民,仍靠一条扁担肩挑茶叶,闯荡南京、无锡、苏州、上海等地,参与各地茶叶市场竞争,本地茶源不足,他们就到泾县和徽州去贩运。

抗战爆发前,当时只有17岁的当地农民李必定曾跟随钟姓亲友在南京贩卖茶叶。他说那时南京繁华的市区都能见到峨桥的茶叶摊贩。 1938年,南京为日本侵占,他被迫回家。没过多久,为生活所逼,他又冒险回南京街头摆起茶叶摊子。据李必定介绍,战争期间,峨桥农村有几十个茶叶商贩在南京市场流动,一直持续到全国解放。

解放后,个体商贩曾一度销声匿迹,直到上世纪80年代,随着市场经济发展,钟、唐、崔、伍村的农民又纷纷做起了茶叶生意。由于家住农村,为运输方便,他们将采购回来的茶叶存放在峨桥街上,再转运出去,这样西街路旁就成为茶叶的中转站,由此,峨桥初步出现销售茶叶的市场。随着时间推移,客商纷纷慕名来此购茶。逐渐地,原来向外经营茶叶的大户,改变经营方法,就地开辟市场,全县十几个乡镇的农民纷纷来此经营,仅峨桥、浮山两地就有60%的农户从事茶叶经销。伴随着茶叶市场的发展,当地政府因势利导,鼓励农民从事茶叶加工、运销。于是,茶厂、茶叶公司、茶叶经销部蓬勃兴起,市场规模越来越大,进而稳居江南之首。

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峨桥先后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“全国茶叶专业批发市场”和“全国重点茶市”。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峨桥茶市并给予高度评价。1992年,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欣然题字“江南第一茶市”。

文旅融合谱华章

时移世易,转眼间古镇已逾千年,铜山宝刹,静静地矗立在山峦中,向人们讲述着它的前世今生。今天,峨桥的繁华仍不输往昔,茶香飘逸,醉卧于江南烟雨中。街道入口处,远远就能看到“江南第一茶市”的古门楼高高耸立,既记录着过去的辉煌岁月,也承载着今日茶商们新的梦想。

强世山在茶市二路144号经营着自己的门面,同时还在上海、宁夏、连云港等地开设了90家连锁茶叶经销店,2014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。据他介绍,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他意识到发展有机绿色茶叶是市场发展趋势,于是主动邀请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进行研究开发,并率先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。后来,他们研发的“有机名茶规范化高效栽培和加工技术示范”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。现在,强世山的公司已拥有绿茶、花茶、茶制品、茶叶包装及农副土特产等六大系列产品,深受市场欢迎,生意蒸蒸日上。

目前,峨桥茶市总占地14万平方米,拥有固定摊位1000多个,经营茶叶及系列产品达650多种,带动经营户3万余户,年茶叶交易量达3.5万吨以上,交易额超过17亿元,散布在全国各地的营销人员约12万人,与茶叶相关的包装、杯业、印刷业等产业纷纷入驻,峨桥茶市在国内茶叶市场的显赫地位进一步凸显。

据峨桥镇镇长夏金根介绍,近年来当地坚持“生态立镇、商贸活镇、文化兴镇、旅游强镇”的理念,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,充分利用茶叶集散地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,重新谋划江南第一茶市品牌,鼓励拓展茶产业链,促进市场繁荣;同时,大力推进响水涧、浮山等旅游资源规划,发展环山旅游,打造集商贸、旅游、休闲、度假、养生和有机农业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链,为峨桥发展谱写新的篇章。
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如今,油菜花开,这里变成金色的海洋,游客们纷至沓来,水乡古镇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胜地。北京游客李先生在峨桥逗留许久,倾心于此地的山川美景。 “虽意犹未尽,却无遗憾。 ”他表示,回北京后将把这儿推介给同事和朋友,让他们走进这令人魂牵梦萦的烟雨江南,领略水乡茶市独特的魅力。

( 来源:安徽日报 作者:柳文 陈洁 )

投币式饮料机

喷漆遮蔽纸

芭芭卡伦

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

升降机价格

山东良种仔猪

相关资讯